破窗效应(英语:Broken windows theory)是犯罪心理学理论,由詹姆士·威尔逊及乔治·凯林提出,刊载于《The Atlantic Monthly》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《Broken Windows》的文章上,20世纪90年代,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局长威廉·布拉顿和市长鲁迪·朱利安尼进一步推广了这一理论,他们的警务政策受到该理论的影响。在这十年里,这个城市的犯罪率显著下降。该理论认为,犯罪、反社会行为和内乱的可见迹象创造了一个城市环境,鼓励进一步的犯罪和混乱,包括严重的犯罪,所以,针对轻微犯罪(如破坏公物、公共饮酒和逃票)的警务方法有助于创造一种秩序和法制的氛围,从而防止更严重的犯罪。
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,如果那些窗没修理好,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。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,如果发现无人居住,也许就在那里占领、定居或者纵火。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,如果无人清理,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,最终人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。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减少更严重罪案,应该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罪案。
如果有人不知道我引用的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,正解在这里了。
在我正式再次搬到上海的这几年时间里,我亲眼见证了我自己身边的环境的倒退,我从穿衣服非常自由到现在的穿短裤吊带都会不再乘坐公共交通,内心非常一言难尽。所以我对惊悚的过度防晒套装的营销极度反感,我对所谓爹式男友的宣扬想骂人,一切的倒退都是有迹可循的。大家的“努力”功不可没。
这一次去三亚的行程,本应该是报复性消费的快乐,而我在全程被男性骚扰的巨大压力下,最终完全失去了即使一丁点的抵抗的力量,且进一步地陷入了无比窝囊和委屈以及愤怒的状态。
我不知道会不会好,什么时候会好,但我知道我的发声一定有意义。